進博會“門面”挑大梁的是它,什么時候出門、要喝怎樣的水都有講究
11月4日晚上,第三屆進博會就將舉行開幕式。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1月3日探營發現,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內的綠化布置工作已經完成,相關市容環境配套設施設備也均已就位。其中,處處閃耀著上海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細致與巧思。
挑大梁的百日草,凝聚園丁智慧
10時,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在陽光的照耀下,作為進博會“門面”的草坪上,橙色的“2020”顯得格外明艷。
“和往年不同,今年首次用百日草挑大梁。”上海建工園林集團綠建公司副總經理周斌琪介紹稱,百日草是一種生長態勢積極向上的草花,且色彩鮮艷,妝點“門面”可以有更熱鬧飽滿的視覺效果。
但百日草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怕冷,當下這種季節,一旦離開暖棚,可能幾天后就會發蔫,整體景觀效果就會不夠飽滿。
周斌琪表示,得益于前兩屆進博會觀察篩選進博會備用花卉的經驗,他們今年嚴格把控百日草從播種到開花再到移出暖棚的時間,在進博會開幕前的45天至60天才播種、育苗。同時,盡量“拖”到最后一刻,才讓百日草等花卉“出門”,將室外布展的時間壓縮到最短,從而確保進博會期間的最佳盛開狀態。
在后期的養護上,園丁們也不敢放松。
記者注意到,現場的養護工人每天早晚為草坪和花卉澆一次水。但這水不是普通的自來水,而是加入了液肥的營養液,花兒吃飽喝足就長得好。“我們有專業的工程師來調控營養液的比例,也不能讓花兒吃撐了。”周斌琪表示,進博會期間,將有一支30名養護工人組成的專業團隊常駐場內,精心呵護各類綠化。
今年和紅色、橙色為主的百日草搭檔的維多利亞鼠尾草、角堇等藍紫色植物及孔雀草等金黃色草花,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但在園丁們的精細化管理下,都迎刃而解。記者了解到,今年進博會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內的用花量接近100萬盆,均在進博會期間怒放。
五只一組垃圾桶,清潔消毒并重
保持場館內外的干凈整潔,將給四海賓客留下良好的城市印象,垃圾桶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今年結合疫情防控,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內的垃圾桶也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記者在進博會裝備展區外看到,5只一組的垃圾桶整齊地靠著墻面一字擺開,在常見的四分類垃圾桶的基礎上,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今年新設了一批口罩專用垃圾桶,這樣5只一組的垃圾桶共有約100組,分布在各個場館進出口附近以及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每組垃圾桶前的地面上還粘貼了提醒投放者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的圓形標簽,在均勻分布于場館各處的128名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指導下,或許觀眾們排隊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將成為第三屆進博會上的一道風景。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運營中心環境事務高級經理王震濤介紹稱,今年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內設置的垃圾桶將在去年基礎上增加600個,共計4600多個。
加速垃圾桶的轉運效率,運營方要求垃圾桶一旦50%以上的空間已滿,就要立刻清運,并在各個場館附近新設了一批小型中轉場站,所有垃圾桶離開投放點位后,將集中在那里上車,前往北廣場附近的生活垃圾轉運中心。
垃圾桶的清潔消毒,也是公眾高度關注的方面。
王震濤表示,每次清理垃圾桶時,都會安排專門的“消毒師”對垃圾桶內外及周邊場地進行消毒;垃圾桶運至生活垃圾轉運中心并傾倒完垃圾后,還將再次進行清洗消毒,不同于往年的是,生活垃圾轉運中心今年加裝了尾水凈化設施,對清洗垃圾桶產生的廢水進行環保處理。
上一頁:進博會迎賓通道綠化景觀完工亮相 下一頁:最后一頁